js333线路检测中心

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金元浦教授做客js333线路检测中心“长安学术讲座”:探讨人工智能推动下科技革命范式的转换与DeepSeek
发布时间:2025-03-11     浏览量:   分享到:


(通讯员:高雅)3月7日晚,js333线路检测中心第558期“长安学术讲座”在长安校区文汇楼A段409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js333线路检测中心金元浦教授,以“当前人工智能推动下科技革命范式的转换与DeepSeek”为题展开深入探讨。讲座由js333线路检测中心党怀兴教授主持,李西建教授参与与谈,部分研究生、本科生以及对人工智能与文艺发展感兴趣的校内外师生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

金元浦教授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如DeepSeek评《北京中轴线赋》、李白与林黛玉对诗、DeepSeek写《黄鹤楼序》等,直观地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文艺创作领域的强大能力,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他指出,当前正处于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之中,这场革命带来了全方位的科技范式变革,而人工智能无疑是其中的核心力量。以OpenAI的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启了大模型竞争的新时代,其影响力将波及千行百业,人文科学领域也不例外。

在探讨人工智能对教育界的影响时,金元浦教授指出,教育领域正呈现出两条并行的发展主线:一方面,教育正在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探索其在教学与学习中的应用潜力;另一方面,教育界也高度关注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尤其是对学习者发展的影响。他强调,面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充分利用其优势,又要警惕潜在的风险。

讲座中,金元浦教授还着重介绍了DeepSeek这一人工智能平台,包括其发展历程、核心优势、开创性意义以及使用方式等。他指出,DeepSeek的出现不仅为文艺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视角。然而,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诸多挑战,金元浦教授提醒我们,必须深入思考诸如“生存还是毁灭”“未来的职业空间在哪里”等问题,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在师生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与金元浦教授展开讨论,围绕人工智能对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的影响展开深入交流。金元浦教授指出,尽管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文学创作与评论的生态,但可以肯定的是,新的文学创作形式和更高质量的文学评论仍将继续存在。他鼓励同学们在人工智能时代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与谈环节,李西建教授则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出发,指出人文学科和人文学科学生在未来如何与人工智能实现有效平衡,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他期待金元浦教授未来能对中文学科和中文系学生的发展做出更具前瞻性的预测,为学科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党怀兴教授对金元浦教授的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与时俱进的学术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值得学习。他强调,大学中文系学生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做到提笔能写、开口能说。同时,在人工智能时代,中文系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以及大学应如何培养学生以适应社会需求,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