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师大首页新闻)5月31日,我校一流学科建设文学类学院工作会在文汇楼召开。此次工作会由学科建设处和js333线路检测中心牵头,我校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院长李继凯、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震、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启龙、国际汉学院院长张建成,学科建设处处长姚若侠、副处长闫文杰,js333线路检测中心院长张新科、分党委书记孙清潮以及学院班子成员参加了会议。与会学院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直面问题和困难,共商文学类学院在学校一流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和作为,并达成一致认识,团结协作、众志成城,共建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会议由js333线路检测中心院长张新科主持。
姚若侠说明了召开此次工作会议的背景和意义。她强调,一流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命脉,2018年作为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一年,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等压力,目前各高校都已经采取了超常规的措施,各层面竞争十分激烈,希望校内兄弟学院之间积极配合、相互支持、狠抓实干,共同完成中国语言文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艰巨任务。
张新科首先简要介绍了我校“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的规划设计,随后结合方案建设内容(2017-2020年)涉及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五大任务,汇报了目前js333线路检测中心的任务安排和工作进度。他指出,2018年是学校的“奋进之年”,一流学科建设关系着文学类学科的未来发展,作为文学类学院有责任有义务紧跟学校一流建设目标,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固强补弱。张新科重点分析了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难题、不足和困惑,他诚挚地希望大家从各自学科优势和特色角度,积极献言献策,鼎力支持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
张建成结合国际汉学院的优势,从如何提升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学历留学生数量和质量、如何与国外高校联合办学、利用世界海外华文基地促进学科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继凯从转变机制、激活科研实体切入,谈到高研院在科学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是一个内外结合、内外呼应的“加油站”,要努力创造宽松自由、各尽其用的用人机制,积极开拓吸引人才、重视人才建设的思路。他表示,高研院将尝试为中青年学术骨干设立专门奖项,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积极与境外科研机构合作,推动相关成果在境外高层次刊物的发表,助力中文学科建设。王启龙从自己参与合作办学国际化的经验方面,希望相关工作加强设计、积极落实、快速推进,并表示会全力支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建设。李震从目前的学科竞争形势谈起,建议采取超常规措施引进人才,加强文学类学术资源的整合,形成学术合力,同时,围绕“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国家文化安全战略需要,发挥文学类学科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信息传播的作用。此外,他还从“学术界”、“文学界”两个角度谈了中文学科建设应该着力的方向。闫文杰主要从学科建设的工作队伍配备、引导专项经费申请与使用、科研成果奖励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张新科对大家的支持和建议表示感谢,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回应和探讨。
姚若侠感谢各位院长对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支持,表示会积极整理相关建议进行汇报。她最后指出,学校按照“一头两翼”一流学科群建设思路,正在加快出台一流学科的各项激励措施,全方位调动各方积极性,希望院长们不遗余力地围绕一流学科建设,保优势、补短板、出新招,努力实现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谱写学校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