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一凡)北京时间2021年11月30日10点至12点,js333线路检测中心“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系列讲座”第一讲如期举行,美国韦尔斯利学院宋明炜教授通过ZOOM视频会议平台为师生带来了题为《飞跃人类世:科幻作为方法》的线上讲座。本次讲座由js333线路检测中心副院长李跃力教授主持,著名科幻作家、西安交通大学王瑶(笔名夏笳)副教授担任与谈人,线上参与人数达三百余人。
宋明炜教授首先梳理了科幻文学的历史。他认为,大航海时代改变了人们原有的时空观念,诞生了乌托邦理想;法国大革命时代改变了人们的历史观念,对过往的崇拜变成对未来的崇拜,产生了未来史;工业革命时代,牛顿力学受到量子力学的挑战,英帝国殖民主义受到殖民地独立浪潮冲击,原有的秩序发生断裂,产生了科幻文学。二十世纪以来,科幻文学成为流行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但文学界依然存在着对科幻的偏见。
宋明炜教授认为,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产生了中国科幻新浪潮。这种科幻新浪潮不仅呼应了二十世纪中后期产生于英美的科幻新浪潮,而且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中国科幻改变了中国文学,它不仅改变了对旧有文学作品的理解方式,也影响了新作品的诞生。科幻小说是对不可见之物的呈现,表现出人类“看的恐惧”。科幻小说的历史为文学史提供了一个平行宇宙般的书写时空。甚至可以视为一个独立于其他类型之外的文学类型。
那么,今天又该如何看待科幻文学呢?宋明炜教授认为,科幻文学本身产生于牛顿宇宙和大英帝国秩序断裂的背景下,充斥着“世界分崩离析”的世纪末恐惧,承载着现有秩序中的异质因素。他提醒我们,马克思、尼采、弗洛伊德的学说重新定义了人,战后的福柯、萨义德、女权、赛博格、信息论、新物论、黑色地质论等新学说形成了对人文主义的挑战,这使得我们运用科幻来理解世界的呈现与生成方式颇为重要。科幻作为方法,可以在大变革时代中实现思维结构的重构,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科幻会促使传统文学实现变革,文学性与科幻性的交融可能会在未来加速发生。
宋明炜教授讲授结束后,王瑶副教授做出精彩点评与回应。随后宋明炜教授回答了学生提出的问题。